就是那座山,让她走上了绿冬丝科代理商之路。
那是一座神圣的山,而心中的神就是她们自己。
她们自诩为“花果山走出来的猴子们”,在若干年后,当这群“猴子”带着她们闯荡江湖的成果回望那座山的时候,那里已经是杂草丛生了,那间“瞿家大屋”也已经成了断垣残壁……此时,泪水在瞿华丽及其她的姐妹们脸上哗哗地落下……
背负大山
瞿华丽在接受采访时首先就提到了那座大山。在她幼小的心灵里,那是一座比天还要高而难以逾越的顶峰。这座名不见经传的“高田山”,坐落在江西修水县的一个偏远角落硃砂村,离乡政府所在地塘排(现黄坳乡)足有20公里的路程。崎岖的山路阻挡了村民们的所有梦想,但并没有阻断姐妹们求学的脚步。
她有一个哥哥和四个姐妹。想想在这样贫困的山区求学之路是多么的艰难。硃砂小学就在高田山的山脚下,上学往返的路程就足足需要1个半小时,这么小小的年纪,天刚蒙蒙亮就得起床赶路,晚上放学回家还要帮家里干家务活,砍柴、养猪。妈妈对哥哥溺爱有加,对姐妹们却非常的“严厉”,每次放寒暑假,姐妹们都得上山砍柴,妈妈给她们下达的任务是必须每人砍满一整担的薪柴才能回家吃饭,不然的话就不给饭吃。姐妹们一个个都很争气,总是能令妈妈“满意”,因为妈妈从来就没有让哪位姐妹真正挨饿。假期结束时,家里的房前屋后又都被木柴堆得满满的。看到这些成果,她们在新学期学习起来更加发奋。
她的大姐酷爱读书,为姐妹们树立了好的标杆,率先走出大山求学,初中、高中、大学,一路领跑着,可是山区太穷,学习环境差,家里没法让所有姐妹都能如愿。华丽记得她在读初一的时候,大姐正在县城上高中,急需生活费,姐妹们就上山去拔春笋,然后带到县城卖钱,将钱全部交给姐姐用。17岁那年,华丽初中毕业,因为大姐已经考上大学,爸爸决定全力培养姐姐,相形之下,华丽和其他姐妹都没大姐的学习成绩好,为了自己能走出这座大山,她和妹妹都辍学了。
从打工妹到小老板
经姑父介绍,华丽的二姐先期来到了义乌打工,二姐于是叫华丽一起到了义乌,她们在义乌郊区的一家皮手套加工作坊打工,每月工资仅200元。当时哥哥正在学习汽车驾驶,大姐又上大学,家庭经济状况异常紧张,姐妹们为了给家庭减轻一些负担,只好省吃俭用,二姐为了照顾她们,每餐仅吃一毛钱的霉豆腐下饭,好点的菜都留给妹妹吃,积攒下的钱尽量寄给大姐做生活费。
随着大姐大学毕业,华丽终于积攒了2000元钱,有了这“第一桶金”,她萌生了想当老板的念头。1996年下半年,华丽在本地黄坳乡政府所在地找了一个门店,爸爸帮她贷了一笔款做起了机织羊毛衫生意。当时全乡机织羊毛衫仅此一家,因此生意红火。华丽拼命干,每天干到深夜,打瞌睡了就洗个冷水脸或用指甲掐自己的腿,让自己清醒过来再接着干,临近大年三十,华丽终于还清了贷款。她摸清了织羊毛衫生意的规律,自此,她淡季出去打工,旺季又回来做老板,随着时空的变化转换着自己的角色。
与“绿冬”共谋发展
在修水县城经商时,瞿华丽就见证了江西本土企业“绿冬丝科”不断发展壮大,开设在县城的绿冬专卖店生意异常红火,“绿冬”成了她特别仰慕的“大山”。
2008年5月,华丽在瑞昌市广场的繁华地段找到了一间120多平米的店面,正式加盟绿冬丝科,圆了自己经营绿冬品牌的梦。
绿冬是丝绸家纺服装系列产品,走高端礼品路线,其经营模式与华丽过去开店的模式截然不同。一般生活必需品商品都是以门店销售为主,店主只要等过路客上门,经过讨价还价便可以成交。刚开店那会儿,华丽按照老套路,采取“坐船等水”式的销售办法,但是“丝绸必贵”、“名牌必贵”的概念早已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,因此店门前虽然人头攒动,但进去店内看货的人却寥寥无几。开业几个月,经营业绩没有什么起色,她当时有些心灰气冷,想打退堂鼓,但是装修加盟花的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。
怎么办?在公司丁永华总经理的指导下,华丽改变了经营策略,她决定以门店为品牌展示窗口和货品陈列基地,改变过去坐船等水的经营模式,改以上门直销为主、门店销售为辅的经营模式。她为自己印制了精美的名片,招聘了两名店员看店,自己则在瑞昌市内走街串巷,对各党政机关、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登门拜访,积极推介“绿冬”品牌,让人们认识“绿冬”,喜欢上“绿冬”,进而对“绿冬”产生购买欲望。
为了巩固客户群,华丽善于进行售后沟通,每逢重要节日,她都要给客户发短信,或邀请客户喝茶、聊天,建立长期稳定的感情联系纽带,使经营链条永不断裂,生意活水源源不断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日积月累,华丽的客户群不断地发展壮大,她的年销售额也在节节攀升,由几万元上升到几十万、几百万元。
从大山里走出来,又怀抱着“绿冬”这座大山,华丽志得意满,在接受采访时,眼前这位身材矮小的山妹子也俨然成了一座“大山”,伟岸而又风姿绰约……